中 美 “贸 易 摩 擦” 的 火 药 味

发布时间:2018-04-13 16:06 来源: 知财晓税 作者: 缥缈

美国政坛,“敲打与恫吓”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看家本领”。无论是共和党主政,还是民主党主政,每过一段时间,特别是关键的转折波段,“强硬派”似乎都很“入戏”,同时也获得最多的报道与关注。

 

最近突然被迫离任的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让大家再一次闻到了全球贸易战的火药味儿。

 

事实上,贸易战从未停息。全球各国技术官僚们的业务战壕相当深,一般人也能够理解。市场的空间,原本就是有上限的,细分到结果,就是一个零和游戏“我得你不得,我失你不失。”

 

我的问题是:对于即将到来的“逆全球化”,前景究竟如何?个人意见如下。

 

首先,恶性贸易战,注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爆发,关键是时间。

 

我们希望再晚几年,比如10年,甚至更久之后。但是对手不会让我们如愿。

贸易战不是“一场虚火”,而是真刀真枪地硬拼。对此,该亮剑的时候,就得亮剑。能战方能和,忍耐是没有出路的。

 

众所周知,唐纳德·特普(Donald Trump)是典型“商人”作风,作为商人的首要特征,其实就是“擅变”。所谓全球化,其关键词是自由市场经济之下的一整套可以持续循环进行的交易游戏。在这个游戏之中,“规则”是不可逆的,不能总是变来变去,承诺人人需要信守;但是某些商人例外。因此,我们从现在开始,必须学会怎样对付某些随时都想毁约的玩家。

 

其次,中美之间,暂无大事发生。

 

2017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逆差约为375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2%。实事求是地说,考虑到中国对美的出口中,近半为美国在华公司返销美国,这个逆差,不值得“惊诧”。无论白宫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不太可能获得改观。

 

对钢铁和铝材加收惩罚性的关税,真能让美国获利吗?持怀疑态度的人仍占多数。因为上一次针对进口钢铁进行大规模增税还是在2002年的小布什时期,30%的增税幅度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将美国国内钢铁价格推高了70%,曾令当时的美国企业,“闻风而倒,其势如潮”。

 

第三,中美之间总会有摩擦,必须做好复杂形势之下的取舍。

 

不生事,亦不怕事,可保万全。

 

此前,曾有高人这样判定中美双边关系的微妙,“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去摩擦年年有,年年差不多”。

 

希望中美关系出问题,特别是希望“出事”的人,一直就有。但是,美国产业“空心化+碎片化”,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美国政府“印钱”太多“这拐你先拿走,说什么自行车啊。”

 

与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不同,中国自改开以来的对外经贸,无一不是从“地摊儿”上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历经40年的磨砺与拓展,精打细算,才有今天的规模。期间经历过太多凄风苦雨、水土流失,以及各种含辛茹苦的生存考验。

 

所以贸易战也好,商战也好,其于我们,并不陌生,“黄鹤楼上看帆船”“中国不希望同美国打贸易战,也不会主动发起贸易战,但中国将能应对任何挑战,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017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77611亿元,比上年增长6.9%。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0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919亿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6%、38.8%和56.6%。2017年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657万人比加拿大的总人口还多100万。

 

2018年,中国的日子怎么过,自有中国的算路,以及中国的办法“以正理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英国《FT》有文章反思,进入21世纪还不到20年,西方已给中国送上了三个“大红包”(“伊战”、次贷危机、民粹思潮),“挥霍了西方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不知道图什么辛辛苦苦,后悔莫及。

标签:贸易摩擦,中美,